主动篇-触控决定易用 屏幕触控效果测试
平板产品最为重要和吸引人的就是爽快的革命性的触控操作方式,自从iphone出现之后,电容触控的操作方式被广泛应用到移动平台上,作为传统按键的替代者,触控操作是改善人机交互的重要应用,而电容触控方式的灵敏度和流畅度也是传统平板所不能相比的。近年来,由于电容触控方案成本的不断降低,其在中端平板上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我们今天参测的平板产品中除顶尖Tpad801是电阻触控以外均采用了电容触控操作的方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电容触控平板的效果如何。
对于触控效果我们的测试方法如下:使用一个平板上的绘图软件,然后从平板的边缘开始慢慢绘制对角线,通过观察对角线的轨迹波动状况的大小,来看平板在触控过程中触控屏循迹的精确度,是否发生漂移现象等,以下就是我们的测试结果。
全部测试结果一览
在传统的评测中,我们很少能看见较为直观的关于触控效果的评测,所以笔者通过网络获知这种方法之后也是十分高兴,希望这种方法能为读者带来一个较为直观的结果。从目前的测试图来看细心的读者恐怕已经发现,分辨率较高的屏幕普遍波动较为严重,而分辨率较低的屏幕却反而没有太多的漂移迹象。
台电T760测试结果
通过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屏幕点阵较为密集的高分屏来说,多数的国产平板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轨迹漂移现象,触控板和屏幕的点对点触控衔接没有做好优化,屏幕整合方案的配置一般,但是还是有两款高分屏方案的产品的表现十分抢眼,分别是台电的T760和艾诺的NOVO8领先版,两者虽然也有循迹波动,但是轨迹偏移很小,没有出现较大的波浪现象,触控轨迹定位准确。
低分屏方案在此次的测试中都表现的非常不错,很多屏幕几乎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偏移波动,这和屏幕分辨率较低,触控板的点阵循迹较少有很大的关系,也是我们在低分屏产品上操作明显更加流畅的重要原因,低分屏中的表现都比较平均,但是相比之下世酷X7和蓝晨V11在循迹上似乎更加准确一些。看来,国产平板需要提升的不仅是屏幕分辨率,而是更换高分屏后能同样保持电容屏应有的出色触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