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西部的海岸边,一做名为“好莱坞”的山上,一座硕大的“农场”里有无数用摄像机和聚光灯以及用自己的表演魅力耕耘着这片土地的人们。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中,这群特殊的“Farmer”又将度过辛苦的一年,迎接下一个耕耘收获的季节。然而,就在这忙忙碌碌的一年里,饱经岁月洗礼和考验的好莱坞农场一直在忍受着收成缩水的残酷现实。尽管有令人欣喜的春天,火热异常的初夏,但他们却并未摆脱急躁的束缚,从而找到更好的扭转颓势、提高收成的好方法。一些大投入的“经济作物”(所谓的大制作影片)多半夭折或者落得个收成欠佳的结果。只有那些常年在市场上尚有些竞争力的小品种(恐怖片)或是纯粮食作物(喜剧电影和动画长片)还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
如今,又到了岁末节日多的日子。大餐(圣诞、新年档)、美食(金球、奥斯卡)也纷纷到了散发着股股的香气等待品尝的时候。各家各户更是都拿出了准备了许久的好酒好菜(为赚钱的大制作和为得奖的剧情片等)拼命地挤着摆上这年终大席。为即将逝去的2005年作个完美的了断,也为来年的好收成打个好底子,赚个好心情!
再说说我们这些吃辛苦饭的农民兄弟姐妹们(好莱坞为数众多的明星大腕)。伺候庄稼(拍电影)自然是他们一年来在好莱坞农场里少不了的劳动。但闲暇时搞点副业也是丰富业余生活的一大途径不是。像休了爱妻、找个小姘、拿媳妇练练拳、代女友欧洲几日游什么的好不快活。总之,不管庄稼收成好坏,生活不还得多姿多彩不是。
下面,咱们就以春夏秋冬四季变迁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2005年好莱坞电影走过的风风雨雨。
春播(一月~四月):洋洋洒洒、气象万千
另外,按照每年好莱坞此时的惯例,都会有类似惊悚、恐怖等类型影片的出现。初春时节挟严严寒冬的余威,这些可谓边缘题材的类型片向来在这个时候也会占据电影市场上不大不小的几个摊位。《康斯坦丁》、《夜魔》以及《诅咒》都是此类惯例在此时的不错代表。这些作品虽没有先前提到的喜剧片那样呼风唤雨的号召力,却也具备小庙里那强劲的妖风实力。尤其是像拥有基努·里维斯此等巨星坐镇的《康斯坦丁》,也不容小视。尽管该片的票房成绩只能算是一般。事实上,这个月的亮点依然集中在喜剧类型片上,尤其是一直以银幕硬汉出镜的威尔·史密斯,演起爱情喜剧来也是有声有色,更是疯狂卷起了更多影迷们的“爱心”。电影行业的新军索尼娱乐公司也是因为此片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第七艺术的甜头。
几乎每年3月,好莱坞电影人向往全年的盛大节日奥斯卡颁奖盛会都会如期举行。此时的明星大导们都会盛装出现在一个名叫柯达的剧院里共同享受电影代给他们的兴奋和快乐。并且,当一个个耀眼的小金人从一双手传递到更多双手里时,场面更加热烈。此时的他们脑海里既是浸满电影也是完全没有电影的,表演的快感、荣誉的无上几乎令他们忘掉了一切。那几个小时也是完全属于电影和辛辛苦苦的电影人的。
说回电影本身,每年到了春光三月的季节,电影市场似乎也和大自然一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喜剧片、动作片、剧情片、恐怖片、动画片几乎无所不全。票房上亦是争先恐后、热闹非常。《一酷到底》、《美容店》、《超级奶爸》等依然引领着“喜剧”二字在北美院线间疯狂地在前头奔跑着;《火线对峙》虽让人们看到了2005年动作篇章缓缓打开的迹象,但布鲁斯·威利斯的老胳膊老腿却很难提起人们的兴趣;《美版午夜凶铃2》、《机器人历险记》和《灵幻夹克》这三部类型各异的影片倒是这热闹的三月里不容忽视的目标。先说美国人效仿小日本的恐怖故事吧,虽说露了相的贞子并不及她原版中的同胞来的那么慑人。但拥有更高电影制造技术的老美还是让观众们跟着近来在好莱坞开始风光的女星娜奥米·沃茨做了一回惊心动魄的井下之旅。在动画片市场福克斯算是在今年抢先了一步,他们与《冰河世纪》的缔造者蓝天工作室率先在春季档推出了由全新制作工艺打造的《机器人历险记》,影片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光芒四射的金属帝国,尽管故事内容有些老套,但立志向上的内容和家庭味十足的氛围还是为制片方赢得了不少的实惠。影片《灵幻夹克》的确像它的片名一样另类,奥斯卡忧郁影帝亚德里安·布罗迪的精湛出演虽未将影片带入旺盛的人气和口碑之中,却得到了不少内行人士的赞赏和喜爱。
四月的好莱坞则呈现了动作与剧情“双塔齐谋”的阶段。《撒哈拉》、《罪恶之城》、《极限特工2》和《心碎往事》、《看着我》、《微笑》等则分别代表各自的阵营。这里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奇才罗德里格斯的《罪恶之城》,他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电影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独特的三段故事、众影星卖力的出演都让这部全新的动作片成为了今年世界电影界无人不知的佳作。《鬼哭神嚎》、《国王的赎金》和《相见恨晚》等也分别都在这风暴即将开始的四月里捍卫着各自类型片的地位做着微薄的努力。此外,在NBA闯荡三年有余的大个子姚明也在这个春末夏初时分带给观众们他的大银幕处子作《姚明年》,这部集纪实与表演风格的影片在国际影坛外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至少在关心和关注这位篮球明星的家乡中国和比赛地美国。
事实上,这个月堪称大制作的应该是由奥斯卡影帝西恩·潘和影后妮可·基德曼联手奉上的《翻译风波》,这部号称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允许进入联合国大楼拍摄的影片起初浩浩荡荡的其实着实震慑了不少人士。并且,采用了全球同步首映的“工艺”也尽显发行方的宏伟气势。不过待影片面世之后却收到了截然的局面,洋洋洒洒地放映了整整三个月时间,却也只落得个勉强收回成本的下场。想必,正沉浸在春天中洋溢气氛的人们对此类型电影并不感冒。这也宣告了美女影后妮可·基德曼05年第一次“抛头露面”的彻底失败。